赛后专访 |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优胜奖选手马安瑱专访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9日 08:54 作者: 编辑:朱青文 访问量:


赛后专访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成长赛道优胜奖选手

马安瑱专访

青岛大学第十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圆满收官!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成长赛道优胜奖获得者马安瑱同学的精彩故事,汲取经验智慧,共享成长心得。以热爱为沃土,以理想为明灯,笃行不辍,人生的芳华定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1

个人简介


姓名:马安瑱

专业:生物技术

赛道:成长赛道

职业目标:新时代生命科学研究者

成就展示

学业成绩专业第二

青岛大学本科生优秀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学习标兵

2024“情系桑梓‘数’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二等奖



风采展示


2

选手心声


问题一请问你选择甘做冷板凳的生命科学研究者具体方向及选择该方向的理由是什么?

回答一:我选择的生命科学研究具体方向是神经生物学领域中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最初参加职规赛时,我对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并不明确。但在后续参加各种比赛、申请冬令营和暑期科研训练计划,以及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对神经方面兴趣浓厚。像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被称为现代“不治之症”。国内众多顶尖研究所,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西湖大学等,都在针对阿尔茨海默症中重要致病因素——β - 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访谈中误作DAU蛋白)进行研究 。例如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会导致运输崩溃、细胞代谢障碍,进而引发疾病。研究这一领域前景广阔且社会意义重大,我国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数量庞大,若能找到有效治疗方法,将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问题二请问你如何平衡学业、兴趣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回答二学业是基础,无论未来想要保研进入更好的学校,还是考研考取更高的平台,学习成绩都至关重要,所以学业绝对不能落下。但仅仅学习知识而缺乏实验技能,研究能力也难以提升。因此,我每周都会提前规划好学习和实验时间,将学习与实验都归入工作板块,每天保证工作板块大概七八个小时的投入。如果某天因特殊原因工作时间未达预期,我会在周末或其他时间补上,以此确保实验进度持续推进,同时也不让学习成绩受到太大影响。此外,我也经常和老师交流实验心得以及后续计划,在同学和老师的督促下,大家共同进步。


问题三你是如何了解目标职业领域前景与价值的?

回答三:我认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的纸面成果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带来效益才是关键。就像我研究老年痴呆病,目标就是将成果应用于实际治疗,帮助病患缓解病痛。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老龄人口占比不断增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数量众多,而相关有效治疗手段匮乏,这凸显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我也关注到国内众多顶尖科研机构都在大力投入该领域研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研究价值

问题四你在追寻职业目标时所作过什么重要决定,这个决定对你职业规划的影响是什么?

回答四:我在追寻职业目标过程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高考后选择了生物专业。正是因为选择了生物专业,出于对它的热爱,进入大学后我不断深入探索,了解生物专业涵盖的各个方面、学科分类、领域边界以及学科交叉情况等。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细分领域——神经生物学。这个决定让我在专业学习中更有动力,能够朝着自己明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对我整个职业规划起到了决定性的引导作用,为我后续专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问题五: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及克服方法是什么?

回答五: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专业课程的限制。我们专业没有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实验室老师也没有从事神经方面非常对口的实验,所以我无法通过课程和校内实验接触到相关专业内容。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我通过网上寻找网课自学;在实验技能方面,我选择训练一些通用的实验技能,不断加强练习,这样在未来转换研究领域时能够快速上手。我希望在本科期间积累好这些基础知识,因为研究生阶段一入学就要开始进行实验,学习时间会减少,到那时再补基础可能就来不及了。

问题六面对就业市场,你采取了哪些实际行动提升竞争力?

回答六:如果想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深耕,读博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只有达到博士阶段,才更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破。目前,我通过拓展职业技能来提升竞争力,学习不同学科门类的实验方法,像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甚至涉及物理相关知识。我们专业开设了物理课,后续还有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我会充分利用这些学习机会,尽可能全面地掌握通用实验技能,避免在未来实验中遇到知识空白的情况,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问题七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的有什么启发与帮助

回答七:参加职规赛对我影响深远。一方面,它让我明确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从最初对生命科学研究方向的迷茫,到在比赛及后续科研活动中逐渐确定神经生物学作为目标。另一方面,在比赛中我看到了许多优秀同学取得的成果,这激励着我在之后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参与更多项目和课题,丰富自身经历,争取产出成果,为未来面试、考研等增加竞争力。同时,也让我明白在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问题八面对评委提问环节,你是如何准备的?有哪些应对策略?

回答八:在比赛前期,我会进行模拟答辩,思考评委可能提问的方向。邀请朋友担任评委,让他们向我提问并一一作答,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会记录下来,思考如何设计回答,既体现专业性又能让非本专业评委听懂。对于突发提问的准备,我会邀请其他专业的高中同学通过腾讯会议提问,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更具通用性,比如研究成果预期时间、未来发展方向等,这些出其不意的问题能够锻炼我的临场应变能力此外,我还会向指导老师请教,获取更多建议和指导。


问题九对准备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学弟学妹的经验之谈、感悟与建议有哪些?

回答九:学弟学妹们参加职规赛,首先要明确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和不喜欢一份工作,对待它的热情截然不同。确定兴趣和目标职业后,要制定针对性的成长计划。以我为例,研究神经领域需要较高学历,所以要规划好本科、硕士、博士的升学路径,思考是选择考研还是推免。如果选择推免,就要注重每个学期的成绩,提高竞争力;若选择考研,需提前准备英语等科目。同时,不能忽视通用能力的培养,比如英语,看文献、写论文都离不开它,要稳扎稳打训练,重视四六级考试。实际科研训练也很关键,大二可以加入实验室,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积累经验,甚至尝试将成果写成论文投稿。设定目标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职业路径,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盘,查看是否偏离方向,及时修正,确保自己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3

结语


职业规划大赛已落幕,但选手们追逐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歇。愿他们带着赛场上的收获与成长,在未来职业道路上披荆斩棘。也期待更多同学能从中汲取力量,做好规划。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思维碰撞,见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