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专访 | 云端栽树,落地生花——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十强选手董云燕专访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2日 09:01 作者: 编辑:朱青文 访问量:


赛后专访

-云端栽树,落地生花-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就业赛道十强选手

董云燕专访

前言

青岛大学第十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已圆满落幕,让我们一同走进就业赛道十强选手董云燕的精彩故事。

无论是迷茫中的探索者,还是奋进中的追梦人,相信她的经历能为你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

个人简介


姓名:董云燕

专业:企业管理

赛道:就业赛道本科生组

职业目标:AI产品运营实习生

成就展示

-青岛市千名优秀大学生

-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团员

-创er演说家优秀营员

-商学院就业指导协会优秀部长

-获一二三等奖学金总计5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二等奖

-“建行杯”第九届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金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级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级优胜奖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杯校级一等奖

-“建行杯”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校级优秀奖

风采展示


选手心声

职业定位与行业洞察

问题一:为什么选择AI产品运营实习生作为职业目标?选择的理由是?

回答:起初我和大家一样,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会盲目跟随热门行业进行选择。后来,我认识到我应该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于是,我开始尝试大量竞赛和实习,逐渐排除不合适的选项。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契机:可以到一个AI公司实习,我也因此产生了在AI行业发展的想法。为了区别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真正热爱AI行业,带着这个问题,我特地考察了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园区,发现AI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不错的行业,我也更加明确自己对AI行业的热爱,于是我决定将职业规划转向AI行业,并去了解这个行业中什么岗位与自身匹配,针对自身专业背景和性格优势,了解到AI产品运营与AI销售两个方向比较适合,并通过一次实习实践发现了我更热衷于前者,最终确定了将AI产品运营实习生作为职业目标。整个过程是从大范围排查到小范围的摸索最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问题二:如何平衡学业、兴趣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回答: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学业很忙还要不要参加竞赛,怕忙不过来。我想说: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以后进入社会要处理的事情更多,这个能力迟早要锻炼。虽然专注一件事很好,但大多数人其实做不到。我当初也随大流想考研,后来才发现错过了很多更适合自己的机会。关于时间管理,我的经验是:忙起来自然就会了。事情多了你就会习惯规划时间,提高效率。所以别想太多,先问自己想不想做,想做就去做,做着做着你就会找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机会也往往是在行动中遇到的。


问题三:如何了解目标职业领域前景与价值?

回答:在选择行业时,首先要关注国家政策导向。比如母婴行业,虽然出生率下降,但高端母婴产品仍有发展空间。其次要考虑个人兴趣,毕竟要长期从事。第三,建议通过从业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真实数据来深入了解行业情况,能大程度避免对行业的误判。

具体来说,可以与从事此行业的学长学姐交流,他们往往更愿意分享真实的行业感受和建议。同时要关注行业调研报告和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这些客观信息能帮助我们看清行业真相。比如有些行业表面光鲜,实际数据却显示增长乏力,要谨慎选择。

另外需注意行业发展趋势,像房地产虽薪资高,但已在走下坡路。相比之下,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半导体、芯片等行业可能更有前景。最终还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既符合大势且自身不排斥的领域。毕竟光看行业前景而忽略个人感受,最后可能会很痛苦。


能力提升与实践策略

问题四:你在追寻职业目标时所作过什么重要决定,这个决定对你职业规划的影响?

回答:我在追寻职业目标过程中最重大的决定是在秋招前一个月毅然转向 AI 行业。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要向何处发展,尝试了许多方向,但最后的一个月时间我却要转向一个与我之前的实习经历不挂钩的AI方向。这给我的秋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投递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甚至在机器筛选环节直接被淘汰,仅有的回复多来自不感兴趣的行业,所以秋招结果并不理想,但凭借综合素质依旧获得了备选 Offer;次年春招,我终于获得目标企业的认可,成功上岸。


问题五:面对就业市场,采取了哪些实际行动提升竞争力?

回答:对于职业规划,我建议分两种情况准备:如果是大二就决定就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多实习来探索兴趣行业,同时参与社团活动、专业竞赛和考取相关证书来丰富履历;若是考研后转向就业的同学,可以通过猎头快速了解行业,明确自身定位,并养成阅读与思考结合的习惯,既要学习行业知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战应对与技巧展示

问题六:在准备职业规划大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及克服方法?

回答:我认为在准备职业规划大赛时最大的挑战是时间冲突。职业规划大赛是在我秋招期间举办,当时我在成都实习,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后需梳理职业方向,修改 PPT 和演讲稿,时间紧迫且内容繁重。非常感谢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与帮助,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连初赛都无法参加。复赛阶段,我又获得了一份初创公司的实习,开始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同事和客户,同时还需完成毕业论文,时间安排非常紧张,同时非常感谢职业规划大赛主办方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非常的友好,支持我的工作,感谢大家的付出。


问题七:面对评委提问环节,你是如何准备的?有哪些应对策略?

回答:想要在职业规划中脱颖而出,我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准备:首先,建议观摩当届职业规划大赛或观看往届比赛视频,提前学习能快速掌握比赛要点;其次,可以请老师或借助AI模拟面试问题,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考察的核心能力是相通的。若临场反应能力不足的话,可以通过参加即兴演讲社团活动来针对性提升。最后,要全面了解其他赛道的考察重点,具体可以通过研究往届评委的提问倾向来把握方向,同时在日常学习中主动与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应对能力。


问题八:参加本次职业规划大赛后对你来说有什么收获?

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通过职业测评、自我剖析,我深度梳理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以前只是模糊知道想做什么,现在能精准定位适合的职业方向,连未来5年、10年的目标都更具体了。同时,我的规划和表达能力也大幅提升。从制作PPT、撰写规划书,到台上答辩展示,每一步都在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比赛还让我认识到许多优秀的老师与同学,当我和评委老师、参赛伙伴交流时,也学到了很多职场经验和行业干货。


结尾

从随波逐流到锚定AI赛道,从秋招失利到春招逆袭,她以行动证明职业规划并非静态蓝图,而是理性判断与持续践行的动态修行。挫折是蜕变的契机,积累是“上岸”的基石。真正的成功,始于敢于试错的勇气与脚踏实地的坚持

后续会持续推出大赛其他优秀选手专访,助你洞察职业规划之道,扬青春之歌,同时敬请关注下一届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每一个学子,都会在其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与经验,你一定行。